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年1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职业能力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刘康、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卢爱红: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24%,均低于预期控制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新实施28项突破性政策,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社保“免减缓降”政策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向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亿元。支出就业补助和专项奖补资金上千亿元。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截至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分别比年底增加万人、万人、万人。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3.35亿人。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超过3.6亿张。

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全面完成,惠及超过1.2亿退休人员。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展至所有城乡参保失业人员,全年万人领取不同项目的失业保险待遇,比年增加了万人。17.2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合同规模1.24万亿元,到账金额1.05万亿元。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稳定运行,提供9类28项全国统一服务,总访问量超过15亿次。

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累计出台20个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发布互联网营销师等25个新职业信息,颁布5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国企工资分配工作取得进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显著,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办结工资类违法案件5.5万件,为64.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5.2亿元。各级人社部门将个违法失信企业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件。部本级集中公布2批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80条,公布40件重大欠薪案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车辆登记、银行账户、不动产登记查询规定,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配套措施。组织开展年度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扎实推进冬季专项行动。依托“根治欠薪进行时”平台,加强举报投诉线索的转办督办。

人社扶贫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就业扶贫增收入。贫困劳动力务工人数万人。全国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

技能扶贫强素质。全国组织贫困劳动力培训超过万人次,技工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学生约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举办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推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建设。推进西藏技师学院和南疆四地州技工院校建设。

社保扶贫保生活。截至年底,全国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9.99%。

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三支一扶”计划共选派高校毕业生22.5万名,从事扶贫服务人员占比从年的23%提高到年的36%。“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1.92万人通过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取得高级职称。组织实施61个示范性专家服务团,新建11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行风建设成效显著。部署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人社服务事项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跨省办。启动实施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上线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开通44项全国性服务和项地方特色服务,总访问量超过6.2亿人次。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印发实施方案,对进一步优化7类涉老高频服务事项和20项具体工作提出要求。

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和社保经办18项人社服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工作。制定部本级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对24个办事事项和89件次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

近期,我们继续组织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汇总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招聘、求职需求职业岗位信息,形成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个职业排行。这个职业中,有36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6个属于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19个属于专业技术人员,6个属于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与第三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升明显,呈现出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业人才需求加大等特点。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年就业工作情况怎么样?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完成就业目标任务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的工作有何打算?

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

年是我国就业发展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情况看,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主要体现在三个“稳”:一是新增就业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超额完成万人的目标任务。二是失业水平稳步回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份6.2%的历史最高点,逐步回落,12月份降至5.2%,与年同期持平。三是重点群体就业稳中向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万人,超过上年水平。

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顶压前行、担当作为,以空前力度应对空前冲击,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

一是强力政策对冲。创新实施28项突破性政策,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4万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0亿元。

二是聚力就业扶贫。对贫困劳动力优先组织外出、优先留用稳岗、优先转岗安置。实施扶贫车间吸纳、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举措,拓展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

三是加力创业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扩展享受范围,举办双创周系列活动,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个体经营、非全日制用工和平台就业等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四是发力重点群体。将高校毕业生作为重中之重,畅通市场化就业渠道,挖潜拓宽公共部门就业空间,实施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农民工就业,强化平等就业服务,拓展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加大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开通线上失业登记平台,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多措并举促进长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五是着力优化服务。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开展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创新开展大规模线上招聘,持续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活动,累计发布岗位信息千万人次。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受益于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态势。同时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劳动力供给仍处高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权益,优服务、强培训、防风险、兜底线,努力确保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去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圆满成功举办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aoningzx.com/lnmt/117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