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传媒行业正在经历剧变。伴随着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和传播路径的变化,媒体竞争也越来越趋向于一场“全媒体混战”。在这样的大格局下,省级地面频道的处境“尴尬”而又独特——论节目的资金投入,无法与央视、卫视抗衡;论获取信息的便捷度,远不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强敌之下,各省级地面频道如何突破重围?省级地面频道依然独具价值 虽然从资源整合的能量和体量上来看,省级地面频道无法与央视以及强势省级卫视相提并论,但作为区域化媒体,其本地优势依然独具价值,“贴地性”和“亲民性”形成了省级地面频道在竞争中的绝佳资源与发展契机。 (一)覆盖率稳中有升,收视区域分布不平衡 从覆盖率来看,~年省级地面频道覆盖水平连续11年稳定提升,年,全国家省级地面频道在本省的平均覆盖率达到69.2%,创历史新高,较上年提升了1.7个百分点。 纵观收视率与市场份额,年省级地面频道在全国各大地区的收视情况呈现不均匀分布。广东、江苏、湖南等地凭借多年来对本土品牌栏目的经营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新型创新栏目的开发,不断强化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市场份额较高。山东齐鲁频道、河南都市频道、江苏城市频道等都以较高的收视份额领跑当地收视市场。而另外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无法为地面频道的发展提供给养,显现市场份额较低的局面。 (二)广告经营碰到天花板,民生新闻栏目依然是主要创收来源 从广告收入来看,大部分省级地面频道保持了相应增长,但增幅不大。如江苏城市频道年广告收入总额4.6亿元,年广告收入预期到5.2亿元;广西综艺频道年广告收入总额1.63亿元,年广告收入预期到1.75亿元;广东珠江频道年广告收入总额9亿元,年广告收入预期到10亿元;山东齐鲁频道年广告收入总额7.亿元,年前三季度广告合同额同比增长5.58%,实际到款5.96亿元,年广告收入预期7.41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调研这些省级地面频道(尤其是民生新闻栏目所在频道)时发现,民生新闻栏目对频道经营创收的贡献一般都占据较大的比例,其中年创收过亿的民生新闻栏目也不在少数,成为所在频道经营创收的主要来源。比如河南都市频道《都市报道》栏目年创收2.18亿元,纯利润1.89亿元;年创收2.27亿元,纯利润2.06亿元,占频道纯利润近70%。 年,部分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凭借本土化的地域特点,化劣势为优势,在竞争激烈的收视战场保有一席之地。 (一)扎根“大民生” 由于在综艺以及电视剧上无法抗衡央视、省级卫视的大投资引进、制作,长期以来,省级地面频道多将目光对准了更具地域性与接近性的民生新闻。但与此同时,其弊端也很明显,比如民生新闻的格局狭隘、低俗化倾向等。近几年来,随着舆论宣传环境的变化,各省级地面频道纷纷提出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口号,力求民生新闻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全方位优化民生报道。 作为老牌民生新闻栏目,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今年在新闻的热度、温度、深度上进一步提升挖掘,先后制作了3·15大型直播《维权零距离》、马航班机失联跨国报道、中俄“海上联合”东海联合军演等节目。在评论板块,推出“漫话世界杯”和“卞说卞聊”,解读赛事进程、分享足球信息,聊百姓日常所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